顆粒歸倉,麥田里的勞動課
拾穗,顆粒歸倉似乎零碎,麥田但可以積少成多,勞動顆粒歸倉。顆粒歸倉5月25日,麥田小廟鎮(zhèn)中心學校部分學生在老師的勞動帶領下,來到小廟鎮(zhèn)段沖村的顆粒歸倉小麥夏收現場,撿拾收割遺落下來的麥田麥穗。一堂麥田里的勞動勞動課,讓學生們感受到豐收勞作的顆粒歸倉艱辛與不易,更好地培養(yǎng)熱愛勞動、麥田節(jié)約糧食的勞動好習慣。
同學們圍在田間管理員身邊,顆粒歸倉認真聽講小麥的麥田生長過程。 五年級的勞動金國一同學說:“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成熟的麥苗,原來一顆麥種長成一縷金黃的麥穗,需要經歷好幾個生長期,還需要科學灌溉和施肥。”
![]() |
老師向同學們講解麥子的生長過程。 趙瑞瑞攝
![]() |
學生撿拾機械收割遺落的麥穗。葛慶釗攝
![]() |
滿載收獲的喜悅。 孔德富攝
據了解,小廟鎮(zhèn)今年種植的近2.6萬畝小麥已經成熟。在小廟鎮(zhèn)段沖村,田間遍地金黃,初夏的晨光照射在金色的麥穗上,滿目金黃,金燦燦的麥浪景美如畫。遠處,由合肥蜀山生態(tài)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組織的12臺收割機來回穿梭于麥浪之間,機器轟鳴聲不絕于耳,麥穗順著傳送帶進入脫粒箱,麥稈或粉碎還田或被打捆再利用。“我們基本上實現了收割、脫粒、還田、再利用的夏收一條龍,預計5天左右我們的夏收工作便可以結束。”該公司工作人員說道。
在剛剛收割完的麥田里,20余名同學戴著草帽、提著竹簍,分組拾穗,每撿拾一次就要彎腰低頭一次,汗水順著泛紅的臉龐滑落折射出動人光彩,大家在收獲的辛勞和喜悅中樹立起熱愛勞動、節(jié)約糧食的觀念。
![]() |
多臺收割機”龍口奪食“,加速完成夏收任務。 陳三虎攝
![]() |
收割機將收割的小麥裝入運貨車。 陳三虎攝
“學生們通過撿拾麥穗,感受到豐收勞作的艱辛與不易,培養(yǎng)節(jié)約糧食杜絕浪費的好習慣。”在小廟鎮(zhèn)中心學校老師俞又菁看來,這樣的勞動教育要比單單讓學生做值日更有意義,學生們也更愿意參與,在麥田里的勞動課中,孩子們真切地體會到了勞動的辛苦和糧食的可貴。
來源:王輝 曹中生 詹偉偉 陳三虎 葛慶釗 孔德富 趙瑞瑞
Source: 百科
《顆粒歸倉,麥田里的勞動課》的相關評論
“煙火氣”融“草本香” 漢陰縣首屆中醫(yī)夜市開啟
漢陰:干群齊心協力 全力抗旱保苗
漢陰:縣委常委、副縣長祖白云調研全縣緊密型城鄉(xiāng)公共文化服務共同體建設推進工作
廈門出臺醫(yī)療器械網銷規(guī)范指引
廈門大同路:老廈門最繁華商業(yè)街 保留下不少地標建筑
伊朗和以色列互相發(fā)起新一輪軍事打擊
廈門這座跨海大橋,傳來最新進展
漢陰:干群齊心協力 全力抗旱保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