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8年廈門常住人口情況分析發(fā)布 出生人口中二孩比重遠超一孩
海峽網訊 (文/廈門日報記者 林雯 通訊員 紀新) 市統(tǒng)計局昨日發(fā)布的年廈2018年廈門常住人口情況分析稱,至2018年末,門常廈門市常住人口達411萬人,住人重遠同比增長2.5%,口情況分口中其中有超過五成不是布出本地戶籍。島外人口總量在2018年首次超過島內,生人占比達50.2%。孩比我市人口結構仍然處于勞動力供給充足、超孩人口社會負擔較輕的年廈“人口紅利”時期。
島外人口占比及增速均超島內
島外人口總量在2018年首次超過了島內。門常島外四區(qū)人口總量達到206.4萬人,住人重遠占全市比重達50.2%,口情況分口中比島內人口多出1.8萬人。布出人口增速也是生人島外顯著高于島內,海滄區(qū)和翔安區(qū)增速并列第一,孩比增長5.3%,同安區(qū)增長5.2%,集美區(qū)增長3.9%,思明區(qū)增長0.8%;而湖里區(qū)常住人口數量則下降0.2%。分析認為,隨著廈門市加快島內外一體化建設,全市重大功能性項目向島外新城配置延伸,島外綜合功能正在不斷提升,承載力和吸引力將進一步增強,所以人口規(guī)模預計還將繼續(xù)增長,廈門市的整體人口布局也將更加科學合理。
出生人口中二孩比重遠超一孩
去年廈門的人口出生率有所回落。2018年人口出生率14.5‰,比上年下降2.1個千分點,。同期死亡率為3.1‰,與上年持平。由此得出的自然增長率為11.4‰,比上年下降2.1個千分點,自然人口增長同比減少0.7萬人。
調查數據顯示,全市出生人口的孩次構成中,二孩比重高達60.7%,遠超一孩比重27.7個百分點,比2017年提高0.4個百分點,這說明一孩家長生育二孩的意愿依然比較強烈。不過,隨著生育二孩熱情的進一步釋放,預計今后幾年的總體生育水平將有所回落,逐步回歸至實施二孩政策前的日常水平。
十五至六十四歲人口占四分之三
在全市常住人口中,0-14歲、15歲-64歲、65歲及以上3個年齡組人口所占比重依次為18.0%、75.7%和6.3%,人口年齡結構總體呈現勞動人口比重大、老年和少兒人口比重小的典型“中間大、兩頭小”狀態(tài)。廈門的勞動人口年齡比重分別比全國及全省高出11.4個和7.8個百分點,人口結構仍然處于勞動力供給充足、人口社會負擔較輕的“人口紅利”時期。但是,同期的人口撫養(yǎng)比卻有所提高。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總撫養(yǎng)比32.0%,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其中少兒撫養(yǎng)比23.7%,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老年撫養(yǎng)比8.3%,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勞動力資源供給正在減少,加上老齡化進程加快,因此未來廈門的人口社會負擔預計將加重。
點擊
外來流入人口占比五區(qū)均有增加
2018年全市有51.3%的常住人口戶口登記地為其他地市。進一步分析流入人口來源,其中又有51.8%的人口來自省外,省內流入人口占48.2%。這些數據很好地解釋了廈門“春節(jié)空城”的現象。各區(qū)流入的常住人口所占比重由高到低依次是集美區(qū)72.9%、湖里區(qū)64.6%、同安區(qū)63.7%、思明區(qū)61.3%、海滄區(qū)59.7%、翔安區(qū)17.8%。除翔安區(qū)外,其他5個區(qū)外來流入人口比重均比上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