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頁 » 知識

合肥市長江路幼兒園教育集團淮北路分園:科學銜接 遇見成長(五) ——中班幼小銜接系列生活準備篇

2025-07-05 21:14:0977223

3-6歲正是孩子行為習慣養(yǎng)成關鍵期,良好的合肥行為習慣養(yǎng)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队變簣@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中提出:良好的市長生活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孩子學習和生活的自我管理和服務,增強獨立性和自信心。江路如何讓孩子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幼兒園教育集遇見幼習慣?本期我們一起走進中班幼小銜接生活準備篇——獨立小達人,來一探究竟。團淮

習慣探索記

共“話”習慣

段老師:你們知道習慣是北路什么意思嗎?

成瑞:習慣就是每天做同樣的事情 慕慕:習慣是天天都做的事情

紫霖:我的習慣是每天和老師問好、跑步、分園打球??茖W

在孩子們的銜接銜接系列心中,都對習慣的成長有自己的理解。相信在老師的中班準備引導下,會有更清晰的認知,養(yǎng)成更多的合肥好習慣。

共“畫”習慣

歆歆:把玩完的市長生活玩具放回原處是我的好習慣。

睿博:每天上學不遲到是好習慣。

修為:我的習慣就是每天到植物角給小花澆水。

王辰一:發(fā)脾氣是不好的習慣,小朋友要友好~

中一班的小朋友們主動分享了自己的習慣,有好習慣也有壞習慣,同時我們還對“壞習慣應該怎樣改正?”進行了討論。

習慣養(yǎng)成記

 一日生活皆教育,《指南》指出,要珍視幼兒生活的獨特價值。幼兒的一日生活各環(huán)節(jié)中都蘊含著豐富的學習與發(fā)展契機。它包括幼兒入園,進餐、喝水、入廁、午睡、離園等環(huán)節(jié),是幼兒一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一日生活出發(fā),我們從各個環(huán)節(jié)展開了對孩子們的表達、傾聽、生活、體能等方面的習慣培養(yǎng)。

晨間活動:“保安叔叔,早上好!”“樊老師,早上好!”看我們中一班的孩子,見人問好,作息時間科學規(guī)律,積極參加晨練、早操活動。

 

集體活動:瞧!一雙小小手多認真的在舉,小眼睛充滿里對知識的渴望呢。在集體活動中我們能積極回答問題、認真傾聽、愛動腦筋,對知識充滿了探索欲。

 

生活活動:小細節(jié),大教育。生活活動中,我們培養(yǎng)幼兒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每天洗手后把手擦干、不甩水,自己穿衣服,排隊端飯、不撒飯粒......同時,我們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擦桌子、愛護班級衛(wèi)生等。

戶外游戲活動:通過集體、小組、體能大循環(huán)等多種方式,培養(yǎng)幼兒友好合作與謙讓的習慣,同時也鍛煉了幼兒的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

區(qū)域活動:區(qū)域活動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幼兒的主動性、探索性,幼兒在區(qū)域里玩中學,學中玩,遵守規(guī)則、物歸原處、一起整理區(qū)角,不斷的養(yǎng)成和強化好習慣。

習慣鞏固記

陳鶴琴先生曾經說過:“凡是小孩子能夠自己做的事情,你千萬不要替代他做?!庇變毫己蒙盍晳T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形成過程,不僅要在幼兒園里,更需要家庭和幼兒園攜手共育。

針對幼兒習慣的培養(yǎng),給與家長以下指導策略:

1.給予孩子選擇的能力,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擦桌子、疊衣服、

整理玩具等。

2.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言傳身教、不挑食,與幼兒一同進餐。

3.教會孩子相關的勞動技能,與幼兒一同制定習慣養(yǎng)成計劃,并及時

給予鼓勵。如:積累星星兌換愿望等。

4.和孩子一起做家務,體驗親子勞動的幸福感。

5.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請家長陪伴孩子堅持下去。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的根本意義是應對生活之變化?;幢?nbsp;路分園的孩子們在老師的教育下,在家長的引導下,把自己的行動記錄在 幼兒園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記錄在家的每個細節(jié),從而體會到生活的快樂,體會 到成長的快樂。希望孩子們在未來的每一天中,都能體驗動手行動的快 樂,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為遇見更美好的自己做充足準備。(段雨晴)


評論列表暫無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