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一曲陽關網(wǎng) | 2025-07-06 17:38:15 |
東南網(wǎng)4月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琪燕)當《哪吒2》躍升全球影視票房榜第五、拿捏沖刺第四時,小小廈門帶火的卡牌不僅是電影市場,還有年輕人熱衷的眾多“卡牌經(jīng)濟”。以《哪吒2》與卡游聯(lián)名的年輕收藏卡牌為例,全球僅限10張的拿捏導演餃子親筆簽名卡牌在二手市場標出了18萬元的高價。
不僅“哪吒”卡牌風靡市場,小小廈門近年來隨著“谷子經(jīng)濟”的卡牌火爆,卡牌企業(yè)紛紛開發(fā)各種IP卡牌,眾多受到不少年輕人追捧,年輕小馬寶莉一張絕版稀有卡最高賣出了25萬元。拿捏
三分之二同學都在玩
所謂“卡牌經(jīng)濟”,小小廈門是卡牌指通過集換式卡牌的交易和收藏來形成的經(jīng)濟活動,其實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已出現(xiàn)。眾多不過,年輕卡牌作為附帶強烈商業(yè)屬性的商品促成卡牌經(jīng)濟,則是近些年的事。卡牌有普通、高級、稀有等不同等級,每一次拆開的結果都伴隨著隨機性,由此激發(fā)消費者的博彩心理,很多青少年被吸入這場拆卡風暴中。
家住海滄的林女士有一個剛上五年級的女兒。林女士告訴導報記者,這種集卡拆卡的活動在她女兒同學之間十分火熱。“她們同學之間會經(jīng)常換卡集卡,還整了一本卡冊。”“其實,這種卡牌我們小時候也玩過,那時候主要是收集水滸人物之類的卡牌。”林女士表示,只要孩子不是無節(jié)制地集卡拆卡,她都能接受。“我一般只同意女兒買60元一盒的2元包。”
事實上,在廈門的學生群體中,卡牌風靡已久。一位小學生告訴導報記者:“我們班里有三分之二的同學都在玩卡牌。”
線下門店拆卡盛行
被卡牌“拿捏”的不僅有小朋友,還有眾多年輕人。大學生小華就是其中一員。“一開始只是覺得《哪吒2》的卡面好看,想要集齊一整套,不知不覺中就拆得多了。”小華偶然刷到直播平臺的拆卡直播,印有《哪吒2》角色的精美卡面讓他很是心動,立馬購買了一套《哪吒2》聯(lián)名卡。讓他欣喜的是,竟然拆到了一張高卡位的SP光刻卡。“光是這一張卡我就賣了400元。”小華得意地說。“哇!我抽到了一張SC!”位于SM商城的卡游門店內(nèi),一位小學生突然舉起一張卡片發(fā)出尖叫。這盒售價180元的哪吒IP卡盒,已經(jīng)是她拆的第二盒了。店員表示,周末時間學生來店的人數(shù)會變多,基本都是來拆《哪吒2》、柯南這些IP的卡牌。
除了商城,不少精品店、便利店和文具店也紛紛上架盲抽卡牌。位于湖濱南路的一家便利店內(nèi),放置著一排的盲抽卡牌。店主說看到《哪吒2》的熱潮,就進了一批卡牌。“不少來店消費的年輕人,看到后都會隨手帶一兩包。”
除了爆火的《哪吒2》,小馬寶莉、奧特曼等卡牌也十分火爆,其中小馬寶莉一張絕版稀有卡最高賣出了25萬元。
警惕過度“炒卡”風險
在當下娛樂消費市場中,卡牌行業(yè)正以一種令人矚目的姿態(tài)迅速崛起。企查查數(shù)據(jù)顯示,國內(nèi)現(xiàn)存卡牌相關企業(yè)2963家,其中749家注冊于2024年。從成立年限看,超七成相關企業(yè)成立于近3年。“卡牌的波動也非常大,一個IP可能一時火,但也許很快就涼了。”小華認為,如果只是將拆卡集卡當作消遣娛樂沒問題,但想靠賣二手卡賺差價,弄不好會血本無歸。“例如,之前還能賣20元一張的哪吒普卡,現(xiàn)在都按斤賣了。”
有業(yè)內(nèi)人士表示,卡牌的價值取決于IP影響力、藝術價值、市場供需關系等多種因素,消費者不宜盲目跟風,要警惕二手市場過度炒作帶來的投資風險。
一曲陽關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文章點評: